至善高中校園植物名稱
![]() | |
白玉蘭 | |
科名: | 木蘭科Magnoliaceae |
學名: | Micheliaalba DC. |
英名: | White champak, White Michelia |
別名: | 木筆、玉蘭、白蘭 |
原產地: | 爪哇、中國大陸、印度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嫩枝披絨毛,皮孔顯著。 |
葉: | 互生,長橢圓形,全緣波狀,厚紙質。 |
花: | 單頂花序,白色鐘狀,佛焰苞狀苞片包覆花苞,心皮集合成穗狀,具濃郁芳香。 |
果: | 褐綠色。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、誘蝶植物、香水或精油原料 |
栽培方式: | 高壓法 |
![]() | |
小葉欖仁 | |
科名: | 使君子科Combretaceae |
學名: | TerminaliamantalyTul |
英名: | Madagascar almond |
別名: | 細葉欖仁、非洲欖仁 |
原產地: | 熱帶非洲 |
習性: | 落葉性喬木 |
莖: | 側枝輪生,水平伸展,嫩枝披絨毛。 |
葉: | 互生或叢生,倒闊卵形或長倒卵形,全緣或細鋸齒緣,微波浪狀,紙質,落葉前轉紅色。 |
花: | 穗狀花序,白色。 |
果: | 核果,橢圓形。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果皮可作染料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嫁接法 |
![]() | |
蒲葵 | |
科名: | 棕櫚科 |
學名: | Livistonachinensis |
英名: | Fan Palm |
別名: | 木葵、扇葉蒲葵、散葉蒲葵、鐵刀木、老人棕、旗扇樹 |
原產地: | 原產地中國南部、琉球、小笠原群島、臺灣龜山島 |
習性: | 常綠喬木 |
莖: | 莖幹具粗糙環紋及縱紋 |
葉: | 單葉叢生於頂端,葉大掌狀分裂成線形,綠色,葉柄三角形 |
花: | 穗狀的黃色花序於晚春開放,花軸長,著生於葉間,雌雄同株 |
果: | 果為扁圓形核果,黑褐色 |
用途: | 觀賞、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 |
![]() | |
垂榕 | |
科名: | 桑科Moraceae |
學名: | Ficusbenjamina |
英名: | White bark fig, Weeping fig, Benjamin fig |
別名: | 白肉榕、白榕、小葉榕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印度、馬來西亞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枝條下垂狀,具氣生根 |
葉: | 互生,橢圓形,全緣微波狀,革質。 |
花: | 隱頭花序 |
果: | 隱花果,由黃轉紅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、室內植物、誘鳥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、高壓法、嫁接法 |
![]() | |
樟樹 | |
科名: | 樟科 |
學名: | |
英名: | Cinnamomumcamphora |
別名: | 本樟、番樟、樟木子、栳樟、香蕊、烏樟、芳樟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江南各省、日本、琉球、印度 |
習性: | 常綠性大喬木 |
莖: | |
葉: | 葉互生﹐薄革質﹐卵形或橢圓狀卵形 |
花: | 兩性﹐圓錐花序腋生 |
果: | 漿果球形﹐徑4.5~6毫米﹐10~11月成熟﹐果皮呈紫黑色有光澤 |
用途: | 景觀多用途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 |
![]() | |
琴葉榕 | |
科名: | 桑科Moraceae |
學名: | Ficuslyrata |
英名: | Fiddle-leaf fig |
別名: | 提琴榕 |
原產地: | 非洲西部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具葉痕 |
葉: | 互生,提琴形,全緣微波狀,革質,葉背葉脈顯著 |
花: | 隱頭花序 |
果: | 隱花果,球形,綠色具白斑點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鳳凰木 | |
科名: | 豆科 |
學名: | Delonixregia (Boj.)Raf.;PoincianaregiaBojer |
英名: | Flame tree |
別名: | 金鳳樹,火樹,紅花楹,九腳蹄 |
原產地: | 馬達加斯加島 |
習性: | 落葉性大喬木 |
莖: | 常具有板根,枝條軟而彎曲,平展呈傘狀 |
葉: | 二回偶數羽狀複葉,小葉長橢圓形,無毛 |
花: | 頂生花,總狀花序,花瓣五枚,具長瓣柄,鮮紅色帶黃暈,花絲細長紅色 |
果: | 莢果含蠟質且木質化,暗褐色扁平長彎刀狀,橢圓形 |
用途: | 行道樹,遮陰,庭園美化,薪炭材,藥用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桂花 | |
科名: | 木犀科Oleaceae |
學名: | OsmanthusfragransLour |
英名: | Sweet Osmanthus |
別名: | 木犀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喜馬拉雅山 |
習性: | 常綠性灌木 |
莖: | |
葉: | 對生,橢圓形,細鋸齒緣,革質,嫩葉紅色 |
花: | 總狀花序,淡黃色,4裂,具濃郁芳香 |
果: | 核果,橢圓形,黑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綠籬、香料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、高壓法 |
![]() | |
台灣肖楠 | |
科名: | 柏科Cupressaceae |
學名: | CalocedrusmacrolepisKurz var. formosana (Florin) Cheng & L.K. Fu. |
英名: | Taiwan incense cedar |
別名: | 黃肉仔 |
原產地: | 臺灣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灰紅褐色,縱裂紋,剝落狀 |
葉: | 十字對生,鱗片形,全緣,革質,小枝扁平 |
花: | 雌雄同株異花,長橢圓形 |
果: | 木質毬果,長橢圓形,果鱗十字對生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建築及雕刻用材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圓柏 | |
科名: | 柏科Cupressaceae |
學名: | Juniperuschinensis L. |
英名: | Chinese Juniper |
別名: | 刺柏、檜柏、圓松、紅心柏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日本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,樹冠圓錐形 |
莖: | 片狀剝落、雌雄異株 |
葉: | 幼葉針形,交互對生或三枚輪生,主脈具2條白色氣孔帶;鱗狀葉交互對生,葉端鈍,葉背具不顯著腺點 |
種子: | 卵球形,褐色,無翅 |
果: | 毬果,球形,紫黑色,披白粉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傢俱用材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鵝掌藤 | |
科名: | 五加科Araliaceae |
學名: | 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 |
英名: | ScandentScheffera umbrella tree |
別名: | 狗腳蹄、鵝掌蘗、九筆榕、狗腳榕、江某松 |
原產地: | 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|
習性: | 常綠灌木,分枝多 |
莖: | 生有褐色皮孔。枝條叢生 |
葉: | 掌狀複葉,葉互生,長橢圓形,深綠色,葉柄細 |
花: | 繖形花序作總狀排列,全體呈圓錐狀,頂生 |
果: | 漿果紅黃色,春季成熟 |
用途: | 室內盆栽、花壇、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、播種或高壓法 |
![]() | |
含笑 | |
科名: | 木蘭科Magnoliaceae |
學名: | Banana Magnolia, Banana Shrb |
英名: | Fiddle-leaf fig |
別名: | 笑梅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或灌木 |
莖: | 嫩枝及葉柄披褐色絨毛 |
葉: | 互生,倒卵形或長橢圓形,全緣,革質,葉背中肋披絨毛 |
花: | 單頂花序黃色,基部紫紅色具芳香,包覆具褐色絨毛之苞片 |
果: | 蓇葖果,黑褐色 |
種子: | 紅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誘蝶植物、可作包種茶香料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、壓條法 |
![]() | |
樹蘭 | |
科名: | 棟科 |
學名: | |
英名: | Aglaiaodorata |
別名: | 珠蘭、茶蘭、珍珠蘭、秋蘭 |
原產地: | 中國、馬來西亞、印尼及印度等地 |
習性: |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|
莖: | |
葉: | 葉互生,革質,為奇數羽狀複葉,總柄有翼,小葉5至7片對生,形狀為橢形或卵形,全緣,葉有光澤 |
花: | 圓錐花序生於近枝頂葉腋或頂生,花黃色小如粟米 |
果: | 漿果卵形,熟時呈紅色 |
用途: | 1.適合於庭園種植,綠籬及盆栽之栽培觀賞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及空中壓條法繁殖 |
![]() | |
八重櫻 | |
科名: | 薔薇科 |
學名: | Prunuscampanulata‘Double -flowered’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重辦緋寒櫻、重辦山櫻花、山櫻花 |
原產地: | 臺灣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琉球 |
習性: | 落葉喬木 |
莖: | 幹通直,樹皮老化呈片狀剝落 |
葉: | 葉互生,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,頂端突銳尖,基部為鈍型或近於圓形,鋸齒緣 |
花: | 繖狀花序,萼鐘狀漏斗形,緋紅色或暗紅色 |
果: | 球形核果 |
用途: | 庭園樹、園景樹、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大王椰子 | |
科名: | 棕櫚科Palmae |
學名: | Roystonearegia (H. B. K.) O. F. Cook |
英名: | Royal Palm |
別名: | 王棕 |
原產地: | 古巴、牙買加、巴拿馬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挺直灰白色,環節顯著 |
葉: | 一回羽狀複葉,互生,長披針形,厚紙質,先端分叉下垂 |
花: | 雌雄同株異花,肉穗花序,乳白色 |
果: | 核果,闊卵形,外果皮具纖維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誘鳥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 |
![]() | |
小葉南洋杉 | |
科名: | 南洋杉科Araucariaceae |
學名: | Araucaria heterophylla (Salisb.) Franco |
英名: | Norfolk island pine, Star pine |
別名: | 南洋杉 |
原產地: | 澳洲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側枝輪生,水平伸展,片狀剝落 |
葉: | 鑿形,螺旋狀排列,全緣,革質柔軟,披白粉 |
花: | 雌雄異株,毬狀,小孢子葉淡黃色 |
果: | 毬果,球形 |
種子: | 先端銳尖,具膜質闊翅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、建材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(側枝扦插,無主幹而呈匍匐狀生長) |
![]() | |
山茶-白寶塔 | |
科名: | 茶科Theaceae |
學名: | Camellia japonica cv. White Pagoda’ |
英名: | Camellia |
別名: | |
原產地: | 園藝栽培種 |
習性: | 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 |
莖: | 葉芽及花芽具鱗片 |
葉: | 互生,橢圓形或卵形,細鋸齒緣,革質 |
花: | 單頂花序,雄蕊多數,重瓣,白色,苞片披絨毛 |
果: | 蒴果,球形,褐色,含油脂 |
種子: | 3稜球形,黑褐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、嫁接法、高壓法 |
![]() | |
木棉花 | |
科名: | 木棉科 |
學名: | Bombaxmalabaricum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烽火、紅棉、攀枝花、班枝、英雄樹 |
原產地: | 印度、印尼、菲律賓 |
習性: | 落葉大喬木 |
莖: | 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,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 |
葉: | 掌狀複葉,互生,葉柄很長 |
花: | 花朵大型,橙黃或橙紅色 |
果: | 果實為蒴果,成熟後會自動裂開,裡頭充滿了棉絮,棉毛可做枕頭、棉被等填充材料 |
用途: | 庭園造景、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插條法 |
![]() | |
蓮霧 | |
科名: | 桃金孃科 |
學名: | syrygiunsamaragenseMerr. er. perry |
英名: | wax apple |
別名: | |
原產地: | 馬來西亞 |
習性: | 常綠喬木 |
葉: | 單葉對生,近無柄,橢圓形,可達25公分長,全緣 |
花: | 花腋生,黃白色 |
果: | 漿果 |
用途: | 蓮霧是台灣及東南亞常見的果樹。蓮霧原產於馬來半島,十七世紀由荷蘭人自爪哇引入台灣後,初期僅在台灣各地農家及果園作零星的栽培。後來由於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改良,栽培面積逐漸增加,最後蓮霧成為重要的經濟果樹。 |
![]() | |
苦楝 | |
科名: | 楝科(Meliaceae) |
學名: | Melia azedarach L.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苦楝、苦苓、金鈴子、森樹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韓國、日本、琉球和台灣本島 |
習性: | 落葉亞喬木 |
莖: | 樹形傘狀,樹皮縱列嫩之有皮孔 |
葉: | 二至三回羽 狀 複葉,互生,小葉 3 到 4對,小葉邊緣有鋸齒狀,先端尖 銳,常羽狀淺列,長 3到4公分,寬約 2.5 公分 |
花: | 初秋開花,花是呈紫色, 腋生,成複總狀花序。雄蕊有 10 枝,花斯和聲呈筒狀 |
果: | 果實成 熟後轉為褐色,子房有 6 室,每一是有一胚株。其果實是野 鳥的重要食物之一 |
用途: | 其葉舖襯香蕉做後熟處理會很香;葉煮湯洗搓身體可以防止皮膚凍裂、治皮膚病,取嫩葉摩擦女孩臉部皮膚會變得白嫩 。從苦檢萃取可萃取出苦楝素﹝kumujian﹞成了生物高效殺 蟲劑,可防治 100 多種昆蟲及數種葉蚤和線蟲,如玉米螟、 根瘤線蟲、斑潛蠅、粉介殼蟲、薊馬等等。可作為海邊造林 的樹種。其材質優良可作家俱,種子可入藥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白千層 | |
科名: | 桃金孃科Myrtaceae |
學名: | Melaleucaleucadendra L. |
英名: | Melaleucaleucadendron, punk tree |
別名: | 脫皮樹、白瓶刷子樹、千層皮、紙皮樹 |
原產地: | 印度、馬來西亞、澳洲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木栓組織老化後呈海棉質之樹皮,多層片狀剝落 |
葉: | 互生,披針形或長橢圓形,全緣革質,嫩葉披絨毛,搓揉具芳香 |
花: | 穗狀花序,黃白色花絲伸出,似瓶刷 |
果: | 蒴果,杯狀,木質化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防風樹種、可萃取精油、紙漿原料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山茶花 | |
科名: | 山茶科 |
別名: | 海石榴、曼陀羅樹、茶花、耐冬、藪椿習 性:灌木或小喬木 |
原產地: | 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印度 |
習性: | |
葉: | 葉倒卵形或橢圓形,短鈍漸尖,基部楔形,有細鋸齒 |
花: | 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 |
果: | 蒴果近球形 |
花期: | 晚秋11月~隔年2月 |
花色: | 紅、白、桃紅、紫、褐色 |
花語: | 美德、理想的愛、謙讓 |
用途: | 食用、切花、盆栽、庭園露地栽培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阡插法、壓條法 |
![]() | |
印度橡膠樹 | |
科名: | 桑科Moraceae |
學名: | FicuselasticaRoxb. |
英名: | Rubber plant |
別名: | 緬樹、緬榕、印度橡皮樹 |
原產地: | 印度、爪哇、馬來西亞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具氣生根 |
葉: | 互生,橢圓形,全緣,厚革質,中肋明顯,新芽具紅色托葉包覆 |
花: | 隱頭花序 |
果: | 隱花果,長橢圓形,紫黑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、室內植物、乳汁可作橡膠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、高壓法 |
![]() | |
竹柏 | |
科名: | 羅漢松科Podocarpaceae |
學名: | Decussocarpusnagi (Thunb.) de Laub. |
英名: | Nagai Podocarpus, Japanese Podocarpus |
別名: | 南攻竹柏、恆春竹柏、臺灣竹柏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琉球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黑褐色,剝落狀,剝落後呈深紅褐色 |
葉: | 孢子葉則為雌雄異株;雄花毬黃綠色,圓柱形;雌花毬單生。 |
花: | |
果: | 核果,青藍色,披白粉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傢俱、建材、造紙原料、染料、種子可榨油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羊蹄甲 | |
科名: | 豆科Leguminosae |
學名: | Bauhinia variegata L. |
英名: | Orchid tree, Camel’s foot tree |
別名: | 香港櫻花、南洋櫻花、印度櫻花 |
原產地: | 大陸、印度 |
習性: | 常綠或半落葉性喬木 |
莖: | 皮孔顯著 |
葉: | 互生,腎形,葉端銳凹,全緣,薄革質 |
花: | 總狀花序,5瓣,倒卵形,粉紫色,雄蕊5~6枚,具芳香 |
果: | 莢果,扁平,木質化,紅褐色 |
種子: | 扁圓形,褐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誘鳥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 |
![]() | |
杜英 | |
科名: | 杜英科Elaeocarpaceae |
學名: | Elaeocarpussylvestris (Lour.)Poir. |
英名: | Common elaeocarpus |
別名: | 杜鶯 |
原產地: | 臺灣、中國大陸、日本、琉球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|
葉: | 互生,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,鋸齒緣,革質,嫩芽披銀白色絨毛,落葉前轉紅 |
花: | 總狀花序,白色 |
果: | 核果,橢圓形,綠轉黃黑色 |
種子: | 堅硬 |
用途: | 庭園樹、行道樹、果肉可食、種子可製肥皂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 |
![]() | |
杜鵑花 | |
科名: | 杜鵑花科Ericaceae |
學名: | Rhododendron ssp. |
英名: | Azalea, Rhododendron |
別名: | 映山紅、滿山紅、迎春花、播田花 |
原產地: | 園藝栽培種 |
習性: | 常綠或落葉性灌木 |
莖: | 平滑或披毛 |
葉: | 互生,橢圓形或卵圓形,全緣,革質,平滑或披毛,無托葉 |
花: | 單頂、圓錐或繖形花序,花冠5裂,花色豐富 |
果: | 蒴果,褐色 |
種子: | 具翅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誘蝶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、嫁接法 |
![]() | |
馬拉巴栗 | |
科名: | 木棉科Bombacaceae |
學名: | PachiramacrocarpaSchl. |
英名: | Malabar chestnut, Pachira nut |
別名: | 大果木棉、美國花生 |
原產地: | 墨西哥 |
習性: | 常綠或半落葉性喬木 |
莖: | 皮孔顯著 |
葉: | 掌狀複葉,互生,長橢圓形,全緣,革質 |
花: | 單頂花序,黃綠色,反捲,白色花絲伸出,花期僅一天 |
果: | 蒴果,橢圓形,黃褐色,木質化 |
種子: | 種皮具白色螺紋,白色種仁脂肪豐富,味似花生可食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盆栽、種子可食、紙漿原料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扦插法 |
![]() | |
馬櫻丹 | |
科名: | 馬鞭草科Verbenaceae |
學名: | Lantana camara L. |
英名: | Common Lantana |
別名: | 五色梅、刺仔花、山大丹 |
原產地: | 西印度 |
習性: | 常綠性灌木,全株被粗毛 |
莖: | 小枝方形,具鉤刺 |
葉: | 對生,闊卵形,鈍鋸齒緣,皺縮粗糙,葉脈凹陷,葉背披絨毛 |
花: | 繖房花序,花色豐富 |
果: | 核果,球形,黑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綠籬、花壇、盆栽、誘蝶植物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福木 | |
科名: | 藤黃科 |
學名: | Garcinia subelliptica Merr. |
英名: | Common garcinia |
別名: | 菲島福木、福樹、楠仔、金錢樹 |
原產地: | 琉球、南洋 |
習性: | 常綠喬木,樹型圓錐,樹幹通直,樹皮厚 |
莖: | 小枝方形,具鉤刺 |
葉: | 葉為橢圓形,又硬又厚,為深綠色,對生,革質,先端圓鈍。直條生長往上斜舉,葉片也往上斜長,外觀整齊有序。 |
花: | 花雜性,萼片五枚,花瓣五枚,黃白色。 |
果: | 核果球型,黃色,有臭味 |
用途: | 景觀、建材、染料、藥用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雀榕 | |
科名: | 桑科(Moraceae)榕屬(Ficus) |
學名: | Ficussuperba (Miq.)Miq.var. |
英名: | Large-leaved Banyan |
別名: | 大葉榕、赤榕、山榕、紅肉榕、鳥榕、鳥屎榕、筆管樹(瓊) |
原產地: | 中國、海南、琉球、香港和日本等地 |
習性: | |
莖: | 樹皮暗褐色,有厚溝紋,具多數分枝;小枝擴展,枝幹有氣生根,但不會發育成支柱根。 |
葉: | 葉單生,互生,葉片及嫩枝初呈紅色,葉片長橢圓形,全緣或波狀緣,表裏兩面光滑無毛,主脈明顯;光滑無毛。 |
花: | 花小不明顯,隱頭花序(隱花果)多數,單生或叢生果實,鳥類喜食 |
果: | 果實為蒴果,成熟後會自動裂開,裡頭充滿了棉絮,棉毛可做枕頭、棉被等填充材料 |
用途: | 園藝造景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菩提樹 | |
科名: | 桑科Moraceae |
學名: | Ficusreligiosa L. |
英名: | Botree, Bodhi, Peepul tree |
別名: | 印度菩提樹、覺樹、思維樹 |
原產地: | 印度、緬甸、斯里蘭卡 |
習性: | 半落葉性喬木 |
莖: | 環痕顯著 |
葉: | 互生,卵三角形,葉端長尾狀,葉基心形,全緣波狀,革質,葉柄長,葉背披褐色毛,新葉紅色。 |
花: | 隱頭花序 |
果: | 隱花果,扁球形,暗紫色 |
種子: |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黃金榕 | |
科名: | 桑科Moraceae |
學名: | Ficusmicrocarpa cv. Golden Leaves |
英名: | Golden-leaves fig |
別名: | 黃葉榕 |
原產地: | 園藝栽培種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|
葉: | 互生,橢圓形或倒卵形,全緣,革質,嫩葉金黃色,老葉或日照不足呈綠色 |
花: | 隱頭花序 |
果: | 隱花果,球形 |
種子: | 堅硬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行道樹、綠籬、盆栽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烏心石 | |
科名: | 木蘭科 |
學名: | Michelia compressa (Maxim.) Sargent |
英名: | Formosan michelia |
別名: | 烏知、臺灣含笑 |
原產地: | 台灣 |
習性: | 常綠喬木,灰褐色光滑樹皮 |
莖: | 小枝方形,具鉤刺 |
葉: | 葉互生,狹披針型或長橢圓形,全緣,革質,葉芽具有褐色毛 |
花: | 早春開花,長橢圓形,腋生,黃白色,萼片花瓣各六片,香氣濃郁。 |
果: | |
用途: | 建材、家具、工藝、砧板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龍眼 | |
科名: | 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 |
學名: | Euphoria longana Lam. |
英名: | Longan、Lungan |
別名: | 亞荔枝、木彈、海珠叢、桂圓、寶圓 |
原產地: | 臺灣、中國大陸 |
習性: | |
莖: | |
葉: | 多為偶數羽狀複葉,小葉對生或互生 |
花: |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 |
果: | 果圓球形,直徑 1.5-2 公分,外皮黃褐色,粗糙。果肉半透明,含豐富的汁液,味甜美,夏末秋初成熟。果肉內包藏一顆棕黑色種子,有光澤。 |
種子: | |
用途: | 食用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黃椰子 | |
科名: | 棕櫚科Palmae |
學名: | 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Wendl. |
英名: | Yellow areca palm |
別名: | 散尾葵,黃蝶椰子 |
原產地: | 馬達加斯加 |
習性: | 常綠性喬木 |
莖: | 黃綠色,環節顯著 |
葉: | 羽狀複葉,線形全緣,紙質中助顯著,葉鞘黃色或披白粉 |
花: | 雌雄同株異花,肉穗花序,黃綠色 |
果: | 漿果,倒圓錐形,由紅轉紫黑色 |
種子: | 倒圓錐形,黑褐色 |
用途: | 庭園植物、盆栽、花材 |
栽培方式: | 播種法、分株法 |
![]() | |
珊瑚刺桐 | |
科名: | |
學名: | |
英名: | Coral Bean Tree |
別名: | 龍芽花 |
原產地: | 熱帶美洲 |
習性: | 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 |
莖: | |
葉: | 三出複葉,互生,小葉卵狀菱形,具短柄,並在葉柄基部著生一腺體。 |
花: | 總狀花序,呈穗狀向上延伸,花長形,花瓣五片,2-3朵腋出,緋紅色,旗瓣直,線狀長橢圓形,叢生在枝條先端,會分泌許多花蜜吸引鳥類來吸食。 |
果: | 核果,橢圓形,綠轉黃黑色 |
種子: | 種子緋紅,常具黑色斑點。 |
用途: | 庭園樹、盆栽。 |
栽培方式: | 種子或扦插。 |
![]() | |
芒果樹 | |
科名: | 漆樹科 |
學名: | Mangiferaindica L. |
英名: | Mango |
別名: | 檬果、檨仔 |
原產地: | 亞洲印度、馬來西亞 |
習性: | 多年生常綠大喬木植物 |
莖: | 樹高可達 20~30 公尺,樹冠稍呈卵形或球形,樹幹直,具乳汁,且具多數分枝,枝條綠色,直立或斜上昇,有多數小皮孔。 |
葉: | 葉互生,叢生且會發出特有的芳香,長橢圓形,披針形或長披針形,葉柄長 4~6 公分,粗壯,光滑無毛,上有深溝紋。 |
花: | 花小形,黃綠色或淡黃色,雜性。 |
果: | 果實為核果狀,於 5月下旬開始成熟,果肉多汁,供食用。 |
種子: | |
用途: | 食用、行道樹、藥用。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構樹 | |
科名: | 桑科(Moraceae)構樹屬(Broussonetia ) |
學名: | Broussonetiapapyrifera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鈔票樹、鹿仔樹、奶樹、噹噹樹 |
原產地: | 中國南部、日本、馬來、太平洋諸島 |
習性: | 屬嗜陽性(先鋒植物) |
莖: | |
葉: | 互生,葉形有兩種,一為心形,另一為三至五個深裂像張開的手指;葉背佈滿細毛茸,觸感十分柔軟,但葉面 卻很粗糙, |
花: | 雌雄異株,雄樹的花像沾滿花生粉的手指,稱為「葇荑花序」。雌樹的花像小小的毛球,稱為「頭狀花序」。 |
果: | 球形且掛滿整棵樹,如同鈴鐺故又稱為噹噹樹,果實為多數瘦果,宿存花被及苞片合成聚合果。 |
種子: | 堅硬 |
用途: | 餵鹿、製造鈔票紙、可食用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龍柏 | |
科名: | 柏科Cupressaceae |
學名: | Juniperuschinensisvar |
英名: | Dragon Chinese Juniper |
別名: | 縲絲柏、繞龍柏、日本柏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台灣 |
習性: | 常綠小喬木,樹頂部為圓錐形,長大時為螺旋狀伸展 |
莖: | 片狀剝落 |
葉: | 葉子像魚鱗能一片緊接一片,葉相對密生、濃綠色 |
花: | 花是單性,雌雄異株雌花頂生於小枝,淡白綠色 |
果: | 雌株結出的果實是球形果,內有種子二~三粒,毬果 |
種子: | |
用途: | 綠籬、盆栽、公園、庭園之主木,行道樹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楊梅 | |
科名: | 楊梅科(Myricacea)楊梅屬(Myrica) |
學名: | Myricarubra (Lour)Sieb. etZucc |
英名: | Srrawberry Tree,Chinese Bayberry |
別名: | 珠紅、樹莓、椴梅、聖生梅、白蒂梅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、菲律賓和台灣 |
習性: | |
莖: | 樹皮灰褐色,平滑,多數分枝;樹枝斜上昇或水平伸展,幼時稍有柔毛或光滑無毛,老時則光滑無毛 |
葉: | 葉為單葉互生,多螺旋狀排列叢生於枝條先端,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,光滑無毛,有溝紋 |
花: | 花單性,雌雄異株,雄花多數,直立的葇荑花序,排列呈穗狀 |
果: | 果實為核果,球形或橢圓形 |
用途: | 觀賞、幼鳥、食用、木材、藥用 |
栽培方式: | 繁殖採播種或扦插 |
![]() | |
楓香樹 | |
科名: | 金縷梅科 |
學名: |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|
英名: | Chinese sweet gum |
別名: | 香楓、白楓、楓樹、楓仔樹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、台灣 |
習性: | 落葉大喬木 |
莖: | 樹幹暗灰色,有縱向淺溝 |
葉: | 葉多三裂,幼時或為五裂,互生,鋸齒緣,長柄,基部圓形或心形。 |
花: | 雌雄同株異花,雄花穗狀,花序頂生;雌花聚成球形頭狀花序。 |
果: | 蒴果球形,由多數之蒴果相互聯合而成。 |
種子: | 種子扁平有翅。 |
用途: | 景觀、藥用、農用、工藝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金露華 | |
科名: | 馬鞭草科 |
學名: |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小本苦林盤、臺灣連翹、 苦林盤 |
原產地: | 南美洲、泰國、印尼 |
習性: |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 |
莖: | |
葉: | 葉長橢圓形,葉對生或叢生,葉色金黃,葉型小 |
花: | 花成總狀花序,淡紫或白色,成串下垂 |
果: | 成熟果色鮮黃,聚生成串 |
種子: | |
用途: | |
栽培方式: |
![]() | |
雀舌黃楊 | |
科名: | 黃楊科 |
學名: | Buxus harlandii Hance |
英名: | Harlands box |
別名: | 細葉黃楊、金柳 |
原產地: | 中國大陸 |
習性: | 常綠灌木 |
莖: | 株高約一公尺,枝條密生,有時下垂,被有柔毛。 |
葉: | 單葉對生,橢圓形或倒卵形,深綠色,富光澤,背面略黃綠,無托葉,具短柄,先端圓鈍狀或微凹,多向後反捲,全緣。 |
花: | 單性花,雌雄同株,穗狀花序,簇生於葉腋或枝端,白、淡黃綠花色。 |
果: | |
用途: | 景觀、工藝、藥用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台灣欒樹 | |
科名: | 無患子科 |
學名: | Koelreuteria henryi Dummer |
英名: | Flamegold tree, Golden rain tree |
別名: | 苦苓舅、苦楝公、金苦楝 |
原產地: | 台灣 |
習性: | 落葉大喬木,高可達十五公尺。 |
莖: | 小枝密布皮孔,樹皮灰褐色。 |
葉: | 二回羽狀複葉,小葉互生,九至十三對,長卵形,先端尖,葉緣細鋸齒狀。 |
花: | 夏末初秋枝頭出現朝上舉的金黃色花穗。 |
果: | 果實有三片紅色果苞,像燈籠狀的蒴果。 |
用途: | 景觀、用藥、工藝 |
栽培方式: | 扦插法 |
![]() | |
闊葉變葉木 | |
科名: | 大戟科 |
學名: | Codiaeum variegatum var. pictum forma platyphyllum |
英名: | |
別名: | |
原產地: | 澳洲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爪哇、園藝栽培種 |
習性: | 常綠灌木 |
莖: | |
葉: | 互生,單葉,長橢圓形, |
花: | 葇荑 |
果: | 蒴果 |
用途: | 供觀賞 |
栽培方式: |